當工作時,我經常聽到這樣的事情:我問一些老板,如果你公司的人幫你報稅的話。老板會說不,我的公司已經被吊銷了,它根本不存在,所以沒有必要做賬目。
吊銷是指公司沒有按要求做年度報告,長時間沒有報稅等,因此被吊銷了營業執照。
注銷是指公司經過合法的程序按流程一步步注銷工商、稅務的相關資料,使公司完全消失。
那么吊銷跟注銷就一字之差,但是一旦混為一談就會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犯錯,違規,產生很多稅務風險。那他們的具體差別又在哪里呢?下面就由我們集團來幫你分析一下吧!
1. 分清是否經過稅務機關
注銷是指企業經過合法的程序使企業完全消失,合法終止法人資格,是企業自主發出的主動行為。按相關規定,企業注銷要經過“成立清算小組-登報-出具清算報告-稅務注銷-工商注銷-銀行基本戶注銷”等一系列環節才能完成。整個過程中,稅務機關參與其兩個程序,但是先注銷稅務機關再注銷工商營業執照。
吊銷是指工商部門對企業一些違規行為做出的單方面行政處罰措施,只終止了企業的經營權,企業是被動的,并非自主行為,稅務機關并沒有參與其中,企業的納稅行為和義務并不受影響,因此公司還是存在的。
通過以上的介紹可以看出,吊銷是工商部門單方面采取的懲罰措施,注銷是企業自主發出的主動行為,注銷有稅務機關參與,而吊銷除非企業沒有按規定履行納稅行為,否則稅務機關一般不參與。
2. 分清是否需要繼續旅行涉稅義務
吊銷執照雖然經營活動受到限制,但是企業的法人資格依然存在,還是要履行相應的權利和義務,包括主動申報注銷和繼續進行納稅行為。企業被吊銷后15天內向稅務登記機關申請注銷稅務登記。同時在正式注銷企業前都要進行納稅申報。
或許有些老板會有疑問,在這段時間內沒有經營,沒有稅款要繳納該怎么辦呢?
其實,沒有稅款繳納是企業經常面臨的情況,比如剛成立公司下來,免稅期清算期等等,以上狀態中企業可能不會產生稅款,可是,納稅人要知道,納稅作為一項基本的義務,企業無論是否經營,是否產生稅款,都是需要納稅的,這中納稅叫做零申報。但是要知道的是,零申報跟不申報是比一樣的。零申報是企業處于特殊情況下做出的合法行為,而不申報卻是一種違法行為。但是企業如果履行完正常的注銷程序,合法終止法人資格后,也就不再需要履行納稅申報義務。權利、義務也將隨之消失。
3. 處理結果不同
無論是注銷還是吊銷,企業都要按規定履行相關的義務,否則將會受到相關部門的相應處罰。對于被吊銷的企業來說,只要在15日內到稅務機關申請注銷登記,沒有按時申報處理的,稅務機關將會派人到企業登記地址核實,查無下落并且的將會被認定為非正常戶。
經合法程序后可以暫停其稅務登記證件、發票領購本和發票的領用。如企業被納入非正常戶超過三個月,相關部門就可以宣布其稅務稅務登記證件失效,但是企業的稅款會按正常納稅申報企追加。而注銷的企業只要按要求完成合法的相應程序,向有關部門提交相關的證件和資料,結清相應的應納稅款,滯納金和罰款,繳銷發票,稅務登記的相關證件,經有關部門核查后辦理注銷手續,注銷手續完成后。就不用再進行納稅,納稅義務也將停止。
很多企業就是不了解其中的法律法規,才會被糊里糊涂的被納入“黑名單”,今天經過我們集團的講解后。希望可以幫到企業朋友們。希望可以幫助你們,分清吊銷和注銷之間的差別,可以幫助企業更好的運營和發展。
上一篇:公司想做簡易注銷?這些條件要符合!
下一篇:公司注銷都需要什么費用方面的繳納?